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身同治的思考 | |||||
|
|||||
张桂青 “ 心身同治” 最早来源于中医“ 天人合一” “ 心身整合”“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观念,即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其心理的治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以及近年来心身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心血管疾病采用的“双心医学”模式已经显现出了突出的治疗效果。樊代明院士也提出了心身同治的重要性。心理干预和治疗技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优势作用不容忽视。所以,诊疗的模式已经开始从单一的躯体治疗朝着心身同治的整体治疗方向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心身同治的要点。 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身反应 (1)情绪改变:焦虑不安、多疑、否认、恐惧、害怕、愤怒、暴躁、抑郁、悲伤、盲目乐观、孤独寂寞、冲动激惹,严重的导致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发生。 (2)生理或躯体方面的改变:①患病本身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头昏、胸闷、气短、腹泻、四肢酸痛、乏力等;②确诊后情绪无法排解引起的躯体化反应如肌肉紧张发抖、疲惫感、头痛、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失眠、梦魇、自我感觉发热、腹泻、尿频等。 (3)认知改变:迷茫、混沌感,注意力不集中、对危险过度关注、丧失判断力,变得盲从,容易陷入以偏概全、非此即彼的错误认知中。 (4)行为改变:坐立不安、反复测量体温或洗手,反复查看疫情有关的信息,盲目传播不实信息。严重的会发生逃跑、打砸、自伤自杀等行为障碍。 (5)其他改变:个人习惯的改变,性格、价值观等的变化,如乐观的人突然变得沉默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疫情中心理应激反应表现最多的就是情绪变化,还有比较多的患者表现为失眠,如果患者的负性情绪长期积压,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很可能导致急性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进食障碍、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还会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疾病等心身疾病,为新冠肺炎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 心身同治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治疗模式 对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性模式,吴爱勤教授从新冠肺炎的发病之初就提出心身同治的理念,即将沟通技巧、建立治疗联盟、药物治疗、人文关怀、心理治疗这5种手段联合应用到治疗当中去,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心身同治理念的要点;我们在一线援鄂医疗救治工作中也采用了现代医学、传统中医药以及心理干预与治疗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 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心身同治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模式是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建立多学科的治疗联盟,采用包括并不限于现代医学、中医、心理干预等手段,以躯体治疗为主导,以恢复患者在生理、情绪、认知、意志、行为、人格等方面的整体健康和平衡为目标。 心身同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身诊疗,我们思考如下: 1.建立多学科治疗联盟 这是心身同治理念的前提,也是防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战略要求,尽管相关专业人员尤其是心理卫生人员缺乏,但不能等闲视之,需另辟蹊径,例如心理干预的短期培训,相关学科专家远程会诊,与精神病院、中医院等专科医院建立治疗合作等。 2.发挥非药物干预在心身防治中的全程渗透作用 各大医院在应对此类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初期难免会有专业人员短期缺乏的状态,但在首要以躯体治疗为主导的情况下,以下方式可供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采纳和实施,且这些方式不仅侧重预防,还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1)医护人员非指导性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在诊疗的过程中采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重视非肢体语言的沟通,有效地打破医护与患者之间的隔 膜,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要,也为诊疗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石。 ( 2 ) 指导正面认识自身疾病和舆情信息:患者害怕、恐慌、焦虑的情绪往往来源于对疾病认识的不足,因此,对于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充分地告知,尤其是患者治疗指标好转、症状改善,治愈人数增多,政府在抗疫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等,把这些正面、客观、科学的信息输送到患者的认知里,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督促合理的作息、饮食及运动: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保持人体免疫力,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缓解负性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例如制定合适的饮食、睡眠计划,在睡前播放舒缓、催眠的音乐等。 (4)帮助建立和拓宽家庭与社会的支持,营造良好的隔离氛围: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患者一旦确诊即进行入院隔离治疗,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除了对疾病本身的恐惧,还有脱离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产生的孤独、分离性焦虑等,这种情况下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引导患者与病友、医生、护士进行互动。拥有更多的支持是患者积极应对各种创伤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患者情绪的宣泄拓宽了通路。 (5)健康宣教——科普心理调适技术:患者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会寻求各种解决的办法,倘若不知道怎样自我调整或求助无门则会加剧患者的心身问题,所以提前告知患者一些应对问题的方法,如正念冥想、呼吸放松训练等简单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技术,无疑会及时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救助和自我疗愈。 3.关注重点人群 不仅住院治疗重症及以上的患者是高危人群,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重点关注隔离的部分轻症患者,如:①平时体弱多病,健康状况不良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身疾病。②孕妇、儿童、年龄较大的患者,失婚、无业、丧亲、独居的人。③家庭功能失调或社会支持不足,或经济收入低的患者。④既往有心理创伤反应经历,人格障碍基础或有神经症倾向的人员。这些人,在医“身”的同时有必要让我们将目光向医“心”的天平倾斜。 4.建立有效的评估和预警机制 正如身体的某些实验室指标预示着病情的变化,心理的指标也应被评估来识别危急值, 某些重要指标应常规记录在册, 如睡眠状况等, 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交谈法以及心理量表的评估。常用的评估量表有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以及自杀、自伤风险的评估等。 5.重视药物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应用习惯,药物治疗总是在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被谨慎使用,但是在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传染病事件中,患者对躯体症状的快速改善需求更强烈,同时症状的改善会极大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建议及时合理地选用那些副作用小、短效、与抗病毒等治疗药物无明显的相互作用的药物。 心身同治是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势理念,但是心身同治目前还在初步探索的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比如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各学科医生应遵循什么原则,在其中要承担哪些任务,如何高效配合,心理危机的干预在症状的轻重和治疗的不同时期怎样配合躯体治疗来进行开展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心身同治在重大传染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未来还有许多方面要探索。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第35卷第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