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三)-欧洲杯买球网址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三)
发布日期:2022-03-22 10:02:51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高血压风险评估与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

我国约有3亿例高血压患者,其中90%患者的诊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探索和创新高血压人群基层防控策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南大学的袁洪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高血压风险评估与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经过20余年联合攻关,围绕高血压早期风险靶点、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基层防控能力及体系建设等策略创新研究,提高了基层高血压防控能力,促进了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控体系的建设。

1.发现了多个调控高血压形成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靶点:率先在国际上发现血管内皮及内皮祖细胞衰老的重要调控分子tsp-2及其微小mir27b,发现性激素调控血管内皮衰老的机制和基因突变n771h;率先发现rgs家族蛋白及hmgb1分子在早期血管及心肌重构中调节作用;探讨了抑制cat l/v活性干预血管炎症的临床试验。

2.发现了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风险评价新证据:创建了多维度高血压等重大慢病数据中心及队列;阐明了中国人群血管老化趋势及危险因素;揭示了高血压潜在或前置靶器官损害新预警因子;提出了环境、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的风险新证据;提出了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导致肾脏靶器官损害的新证据。

3.创建了高血压人群辅助决策及风险预警的关键技术:发明了基于临床和文献融合数据的高血压风险决策评价新方法;提出了高血压特殊人群风险预测及用药评价的模型建立新方法。

4.创建了高血压人群防控的支撑标准和新方法、模式的应用示范:率先在国际上建立 17 项高血压防控相关信息标准规范;率先开发了基于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新方法和规范;开创性建设基层高血压专病门诊体系新模式。


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损伤机制暨脑立体定向微创精准治疗策略

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是脑卒中患者中病死率最高的类型,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王丽琨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损伤机制暨脑立体定向微创精准治疗策略”,探讨了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研制了脑立体定向设备及手术计划系统以及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装置,建立了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精准治疗体系并推广应用;探讨了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引领了我国自发性颅内出血治疗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理论体系创新:(1)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对家犬和患者脑出血模型皮层脊髓束的影响,证明了脑出血发病后6~12 h是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窗;(2)发现toll样受体tlr4/myd88信号通路通过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内铁外排从而加重了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发现脑出血后血肿降解产物血红蛋白介导了tlr2/tlr4异二聚体的组装从而引起炎症性损伤;(3)发现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可降低脑组织谷氨酸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减少脑含水量;(4)t淋巴细胞可通过il-10/gsk3βpten轴抑制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的极化。

2.技术体系创新:研发了多功能体部立体固定定位系统、asa-601v手术导航系统及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建立了颅内出血立体定向微创精准治疗体系,该治疗体系由影像精准定位系统、手术计划系统、固定导向系统、微创穿刺引流系统及微创治疗新理念构成,治疗脑出血患者万余人,重症脑出血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存活者重度致残率从14.9%降低到2.8%。


体外膜氧合生命支持技术体系创新及临床推广应用

心脏骤停、难治性心源性休克、重症呼吸衰竭等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0%~98%,主要死于急性心肺衰竭。体外膜氧合(ecmo)是目前世界上抢救急性心肺衰竭患者有效的新技术。然而ecmo操作复杂、并发症多、患者心肺功能难恢复及撤机难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侯晓彤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体外膜氧合生命支持技术体系创新及临床推广应用”,历经十余年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发明了带管芯锁的动静脉插管、快速预充器等,易操作,避免了严重出血、气栓等并发症;建立快速置管技术,由过去双人7步操作简化为单人5步;ecmo心肺复苏建立时间由国际上的25 min缩短至1 min。

·率先提出预防性远端肢体灌注,使下肢缺血发生率降为5.6%,远低于国际上的16%~42%,杜绝了截肢;提出“差异性静脉氧回流”新理论,创建简化、无创的上腔静脉引流新策略,解决了上半身缺氧所致不可逆心脑损伤的国际难题。

·提出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且创伤最小,心功能难以恢复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以往降低一半;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幼稚单核细胞向肺趋化并分化是ecmo免疫性肺损伤的重要机制,增加活化型调节性t细胞,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

·将急性肾损伤分级、乳酸清除率等纳入患者风险评估,提供预后判断依据;创立多维量化评估方案,撤机成功率由国际上的59%提高至65%,且杜绝了因撤机失败而重建ecmo导致的二次创伤。由此创建了从ecmo建立、生命支持到撤机全程的全新技术体系,促进了ecmo的应用及推广,提升了急性心肺衰竭的救治效果。


现代脑科学理论与技术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常规康复手段大都是针对脑功能障碍本身进行“训练-再训练”,很少对导致功能障碍的原因如受损的脑神经环路和脑加工机制去促进其重塑和功能重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单春雷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现代脑科学理论与技术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采用基于机制的优化康复训练和精准协同神经调控方法,突破了常规临床脑康复方法的疗效瓶颈,在国内外康复医学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首次通过手动作观察训练促进镜像神经元激活,改善脑卒中失语症和偏侧忽略症,通过功能性mri证明其神经机制。·优化神经调控技术。优化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干预的模式;提升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空间分辨率;发现连续θ节律刺激(ctbs)rtms的皮质兴奋特异性变化,为优化脑功能障碍ctbs干预策略提供依据;调控(兴奋/抑制)特定神经环路,改善药物成瘾患者脑功能。

·利用神经环路交互联接和相互促进机制,创新性地通过本体感觉及视空间认知训练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并通过有氧运动训练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

·基于认知神经心理学模型和多模态脑成像,揭示语言与认知加工机制,创新语言与认知障碍康复方法。(1)创新性地提出视觉词形加工的“功能性中央凹分割”理论模型;(2)创建基于阅读认知加工模型和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机制的阅读障碍康复新方法;(3)揭示句子理解及语义整合加工的关键脑区,为语言障碍康复训练策略和神经调控精准靶点提供依据;(4)重建大脑胆碱能投射通路,揭示认知能力衰退灰质白质机制,为采用基于机制的认知康复训练和神经调控提供依据。


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防治体系建立与推广

对比剂所致的急性肾损伤(ci-aki)也称对比剂肾病(造影剂肾病),是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三大重要病因之一,也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并发症。ci-aki显著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目前ci-aki机制尚不明确,诊疗存在瓶颈,是世界性难题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防治体系建立与推广”,针对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进行探索,丰富和完善ci-aki的发病机制;针对诊断滞后、不敏感,探索早期、敏感、准确诊断ci-aki的生物标志物;针对缺乏个体化危险分层模型,制定更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ci-aki风险预测模型;针对传统临床防治措施收效甚微,探索有效的防治策略,形成了系统的防治体系。

1.阐明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的关键机制:国际上首次揭示对比剂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活化,促进ciaki发生发展,为ci-aki防治提供新靶点,为制定临床干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2.建立“早期预警、全程评估”模式:国内率先发现能够及时、准确预测ci-aki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甄选术前、术中、术后危险因素,首创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ci-aki全程预警评分系统,实现早期危险分层、全程综合评估。

3.创建ci-aki临床防治体系,牵头制定ci-aki临床诊疗规范:提出ci-aki系统防治策略“十字方针”——分层、水化、限量、等渗、低黏;国际上首次证实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强化他汀可以显著降低ci-aki发生率,并写入国际国内指南。


免疫炎症与缺血性卒中转归的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

缺血性脑损伤是缺血性卒中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关键的临床和科研问题聚焦于,如何在急性/亚急性期,调控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促进抑炎因子以及保护因子释放,改善卒中预后。靶向卒中后免疫炎症的治疗策略,不仅没有时间窗限制,而且可以对缺血性卒中全程病理过程调控。因此,缺血性卒中免疫炎症机制研究结果的临床转化以及临床研究对临床诊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南京鼓楼医院的徐运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免疫炎症与缺血性卒中转归的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致力于缺血性脑损伤免疫炎症机制研究,并基于机制进行缺血性卒中精准诊疗以及预后评估转化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1.基础研究方面:采用体内外脑缺血模型,从行为学、病理学到分子生物学,从动物实验到细胞学实验,阐明介导缺血性脑损伤免疫炎症的关键因子,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缺血性卒中后,小胶质细胞功能调控新的关键机制,并研发相应的靶向小分子,靶向卒中治疗和卒中后认知减退。

2.临床应用方面:基于基础研究,靶向免疫炎症,对提高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了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发现了影响抗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指导精准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还发现了缺血性卒中诊疗系列新的评估标志物,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筛选了系列的靶向临床老药,发现了新的功能,临床研究证明能够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和改善卒中预后;基于药物基因组学,临床精准诊疗。


脓毒症新治疗和预后评估策略——脓毒症器官保护和免疫调节基础与临床应用

脓毒症是指由可疑或确诊的感染及感染病灶导致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健康问题。目前国内外对脓毒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特异性的有效临床诊疗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康焰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脓毒症新治疗和预后评估策略——脓毒症器官保护和免疫调节基础与临床应用”,历时7年多,遵循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依据脓毒症是多器官、多信号通路、多靶点的临床疾病这一特点,从脓毒症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脓毒症器官保护、免疫调节为突破口,结合脓毒症临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脓毒症发病病理生理机制,总结出一套评价病情、治疗疾病、评估预后的综合干预治疗措施。

·在全球首次系统阐述中介素通过重建内皮屏障和减轻炎症反应来预防脓毒症,对机体具有双重保护作用;证明中介素/rab11/ccr2途径,pafr/pi3kγ/pd-1两个信号通路中,拥有可以作为脓毒症器官保护和免疫状态调节的分子靶点。

·研究发现γ-δ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等可以预测脓毒症预后,鉴别脓毒症患者高死亡风险。

项目成果能较好地指导脓毒症的干预治疗措施,综合判断脓毒症结局和预后,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升重症脓毒症临床医疗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急性肾损伤防治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危重症,可见于临床各科,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ki防治水平是反映危重症救治能力的重要标志,是突发事件医疗应急能力的重要体现。传统诊疗技术不能实现有效预防和早期诊断,危重病例病死率极高,亟须aki早期识别、预警和防治新策略的研究与转化应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丁小强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急性肾损伤防治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围绕aki关键发病机制及其防、诊、治开展系统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系统阐明肾脏缺血损伤和缺血耐受的关键机制,解析两者的核心差异,提出“肾脏缺血/低氧耐受”新理论,据此设计aki预防新策略,建立多种临床可行的肾脏缺血耐受诱导手段,积极推进临床转化。

·国际上率先建立aki实时动态预警体系和离子组学诊断新技术,实现亚临床aki的有效识别和早期干预,显著降低危重aki发病率。

·在国内率先开展高容量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新技术9项,提出目标导向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对过去有禁忌证的危重aki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新技术治疗,变“不可治”为“可治”,有效提高危重aki救治水平;国际上率先提出以容量为核心的心脏手术后aki透析治疗的启动指征和目标靶值,显著提高危重aki救治成功率。

·在国际上率先建立aki临床质控体系,显著改善aki患者整体预后,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定义危重aki床旁透析(crrt)质量控制体系,提出crrt治疗全过程全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指标。aki总体死亡率下降40%,危重aki平均住院天数缩短3.5 d,费用降低10.5%。(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37卷第5期)





网站地图